News Center
现代社会,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好,“该写作业了。”“到练琴时间了,别看电视了!”“该洗澡了!”
每天晚上,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、催促孩子。家长总是这样替孩子安排时间,孩子当然不用自己操心怎么安排时间了,因此也就对时间没什么概念。从而导致孩子写作业、做事磨蹭。
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,你就需要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。
让孩子为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订个计划,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,白纸黑字,清清楚楚地写下来,并自己监督完成情况。当然,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,家长可以在他订计划时,提一些建议,和孩子多讨论,以便他的计划能够执行下去。如果家长坚持这样做三个月以上,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做事有效率的人。
下面我们来给大家分享5个比较具体的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小建议:
1.善用闹钟。
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,有利于提高孩子写作业的效率。有些孩子做作业的速度相当慢,总是一会儿喝水,一会儿玩橡皮,半个小时的作业拖了一个小时多还不能完成。
这时,如果妈妈能每天结合孩子的作业总量和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,帮孩子估算出做作业需要的时间,然后让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先定好闹钟,闹钟在孩子完成作业截止时间前10分钟响。
如此一来,妈妈便无需催促“快点、快点”,因为闹钟已经是孩子最好的催促。
同时,孩子在自己定闹钟学习的过程中,也体验到了成功感,不再把作业当作帮父母完成任务,从而使孩子学习更加自觉。
2.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。
有些孩子拖延时间早已成为习惯,每天都要到晚上十一点才能完成作业,减少了睡眠时间,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,降低了学习效率。周而复始,造成恶性循环。
这时,如果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,显得尤为重要。
比如你结合实际情况规定孩子晚上九点是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。那么,到了九点就必须要求孩子停止写作业。作业没有完成,会受到老师的批评,以后,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写作业了。
3.把作业当成考试。
前一段时间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,分享给大家。
记得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,做家庭作业总是磨磨蹭蹭。两三道题,本应20分钟就可以做完,可她却要耗上近两个小时。你看她,从书包里拿出书本就要花上几分钟时间,翻书、打开作业本也心不在焉。做作业也是东张西望,常常做一些与作业无关的事:抠抠手指甲,拿她喜欢的东西玩上一会儿,有时候还要到另一个房间转一圈,要么就停下来整理一下书桌。做一道题,要反复寻找书中的相关内容,甚至还得打电话问同学。因为写得不工整,或写错了,就要撕掉几张作业纸,这样每天都要耗到很晚才能勉强交差。
因为做作业磨蹭,女儿的业余时间全被占用了,没有玩的和做其他事的时间。所以,她对学习开始产生厌烦情绪,总盼着放假。又因为作业不抓紧时间,到考试时,会做的题也做不完,致使学习成绩下降。于是,我决定给我女儿支一招,将作业当成考试来完成。
一天,女儿放学回家,正要打开书包做作业,我便过去对她说:“从今天开始,咱们把作业当考试吧,怎么样?”女儿一愣,诧异地问我:“怎么考啊?”我就反问她说:“你们考试有什么规定吗?”女儿不假思索地说:“当然有啦!”于是,我俩边写边说,将有关考试的要求一一记录下来,并对女儿说,按考试要求做完作业,你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。
一听这话,女儿的劲头更足了,赶紧拿来闹钟,让我帮她计算一下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,迅速将闹钟上好弦,用很短的时间将作业所需要的用具准备齐全,俨然一副考试的架势。我提醒她说:“考试可不让看书呀!”女儿很自信地说:“我不看书也都会”。“考试”开始了,看到女儿一本正经的样子,我打心眼里高兴。原来要耗上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,今天只用了二十几分钟。闹钟一响,女儿将作业本递给我,风趣地说:“妈妈老师,给我判卷子吧!”
经过一个月的将作业当成考试的训练,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快了许多,准确率也大大提高。这种办法不但激发了她的学习兴趣,也给孩子全家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。
4.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。
一个孩子时间观念不强,绝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,而是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一个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,不但做作业慢,做任何事都慢!
所以平时在生活中随时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。
经常督促,孩子的时间观念果然变强了。
5.少催促,多表扬。
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,很多家长喜欢不停地喊,不停地催促。结果感觉越催促,孩子的动作越慢,家长就更生气!如果能反过来,随时观察并强化孩子在生活中“快”的表现,效果会很好。孩子一旦速度快了,马上表扬。比如:“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多了!”“今天吃饭速度真快!”“今天作业速度比昨天快了5分钟”。“今天收拾书包比昨天快多了。”
多找孩子“快”的方面进行表扬,对孩子的“慢”装做看不见,故意淡化它,要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确实比以前快了。